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
 > 抢险知识 > 抢险知识
?
应用砼模袋防护临河堤脚的设想
发布日期:2012-06-14信息来源: 水利局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  黄河是经千百年泥沙沉积形成的一条地上“悬河”,时刻威胁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。多少年来,广大劳动人民想尽一切办法治理黄河,其中根本的一点就是对大堤的保护,使之不决口,洪水不泛滥。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生产力的限制,在养护黄河大堤的同时,也给堤防的保护带来一些负作用。其中连续在临河堤脚近距离取土,造成堤脚地势低洼,串沟交叉,一旦大水漫滩,势必顺堤行洪。给黄河大堤的安危造成致命的危害。现结合堤脚现状,如何使用高强机织砼模袋保证在大洪水冲刷、浸泡下能安然度汛作一分析设想。
  一、黄河临河堤脚的现状和形成
  黄河大堤堤脚从左岸堤段看,大部分地势低洼,个别地段还有串沟,坑塘积水,长期浸泡堤脚给大堤带来隐患,这些现状的形成有以下几种因素:
  1、历史原因:黄河历史上反复决口已是常事,洪水顺堤冲刷,在堤脚留下许多坑塘和串沟,这些坑塘大都相通,给堤基造成危害。
  2、泥沙沉积,河道抬高。黄河水带有大量泥沙,逐年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高滩、河道变窄、水位升高,造成远离河道的堤脚相对变低。
  
  3、扶堤取土,致使临河堤脚地势全线下降,黄河大堤经多次加高培厚,由于受生产力和技术设备限制,土方大部分取自临河堤脚一侧,车拉机推,造成堤脚地势低洼。由于地势的变化加之串沟等因素,给大洪水顺堤行洪创造了条件也带来了危害。
  二、河水、滩区和堤脚地势互动性对大堤的危害
  
  黄河水夹带大量泥沙的沉积堵塞形成了黄河河床的特殊性,即河道淤积水位抬高,形成高滩区,导致堤脚地势与河道水面相差逐年加大,三者的互变性给大堤防洪能力带来威胁,隐患时时处处不无存在。
  
  以九六·八洪水为例,当时水只有七千——八千流量,可多处防洪控导工程出险,部分临河堤脚靠水。如遇1.5万~2万流量洪水时,大堤堤脚平均3米以上都将偎水。洪水顺串沟坑塘流动对大堤堤基形成冲刷和浸泡。
  黄河筑堤多采用粉砂土,土质粘连性极差,抗冲击力低下,在水的浸泡和冲刷下极易出现坍塌和滑坡,如遇大水险情将防不胜防。
  此外靠堤脚的坑塘和串沟,在大水靠堤后,长期浸泡渗透力都将对堤基形成致命的隐患。
  三、堤脚地势隐患消除方法的分析对比
  临河堤脚因地势低洼,串沟交叉对大堤防洪能力构成危害已成定局,应引起各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重视,采用多种办法措施加以防治。
  
  消除堤脚地势低洼的方法有多种,如:疏浚河道、清淤排泄,砼砌石护坡、平整串沟、填筑坑塘、土方抬高地势等,但这些方法一是时间长,十年、八年难能完成,二是投资大,财务不易承受,三是有些方法只是一种设想根本不可能变成现实。
  因此使用混凝土模袋加固堤脚堤基,消除隐患不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方法。
  四、高强机织混凝土模袋的性能和作用
  高强机织模袋布选用高强低伸的丙、锦、涤纶复合成纤维长丝为原料编织而成,抗拉强度高,耐磨,抗顶破性能好,抗化学腐蚀。
  
  采用高强机织砼模袋,即是在双层模袋中充灌流动性砼而成。实际上是一种软体砼模板。他强度高、整体性能好,可按工程要求制成面积大小、厚度不一等各种几何形状,灌注时柔性好。可保证成型厚度紧贴地面。适应于复杂地形。可以水下施工,不需作围堰,护坡整体性好。抗风浪、水流冲击能力强,和用浆砌石护坡比较,具有施工机械化程度高,速度快,工期短,工程维护费用低,不易被动物破坏。特别对缺乏石料等防洪材料的地区来讲,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
  五、如何使用砼模袋防护堤坡、堤基
  使用砼模袋保护黄河大堤的堤基和堤脚,消除隐患,首先要以河势自上而下确定高程点,上控点可选择在堤脚上3米,下控点定在堤脚(堤基)下1.5-2.0米。
  
  堤坡清除杂草等物,不需平整,依原堤坡形式即可。堤脚(堤基)可用人工或机械垂直下挖1.5-2.0米的槽便于模袋垂放。上述工作完成后即铺放模袋,灌充砼或砂浆。标号不低于C20,厚度控制在15-20cm。充填饱满进行养护后,用50cm土覆盖夯实。堤脚的槽可用原土水灌淤实。
  坑塘部分可探明水下地形,依式将模袋沉于水下,充灌砼,施工极为方便,效果更好,既可减少抛石料,打围堰,又可维持坑塘原状,起到护坡护基的效果。
  
  高强机织模袋充灌混凝土,形成砼模袋,将大堤的堤坡、脚、基裹护起来,在洪水偎堤行洪时,不仅可以防止洪水对堤脚的冲刷,堤基的破坏,保护土体的完整性,不出现坍塌滑坡,而且在个别堤段出现小面积渗水,滑坡时,随时可以用砼模袋及时补救,保护黄河大堤安然度汛。
  总之砼模袋不失是一种解决大堤堤坡、基,消除隐患的好办法,针对黄河大堤临河堤脚的现状应推广使用。(作者单位:新乡市黄河河务局第一工程处)
  


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
?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